《莆田学院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厚德 博学 慎思 笃行

摘要:中共莆田学院委员会主办内准号:(闽)内资准字X第013号2020年11月15日 星期日第3期总 第328期新闻热线:0594-2639861//2630677Email:ptxyb@163.comHttp://ptxyb.cuepa.cn本报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学园中街1133号本版责编:阙丽君 朱睿璇 刘淑芳

兴起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学习热潮

摘要:本报讯 11月2日,莆田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会议,专题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校党委书记陈柴生带头领学并传达学习了省委、市委有关文件精神,对学校系统学习宣传贯彻作出安排。会议指出,这次全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即将开启的重要历史时刻所召开的一次具有全局性、历史性意义的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全会上所作的工作报告和重要讲话、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对广泛凝聚共识、团结各方力量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做好各方面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会议强调,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是当前的重大政治任务。全体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贯彻全会精神,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更好地扛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切实把全会的决策部署落实到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当中。       结合学校工作实际,陈柴生提出明确要求:一要迅速掀起学习宣传全会精神的热潮。要按照上级党委部署,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统筹各方力量,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开展全会精神学习宣传贯彻活动,在校园内掀起“大宣传”“大学习”高潮。二要对标对表科学编制“十四五”规划。要以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定“十四五”规划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根本,立足学校实际,准确研判学校未来发展面临的机遇挑战,认真做好学校“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规划,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培育更多人才。三要坚持以创新引领学校事业发展。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四个面向”的要求,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校融媒体中心)

理解全会精神

摘要:本报讯 11月6日,莆田学院党委书记陈柴生走进联系班级电子信息工程171班,以十九届五中全会、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为主题,为同学们阐述了当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该班在校学生与校办公室、信息工程学院相关人员及辅导员参加学习。课上,陈柴生指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释放出未来中国发展的重要信号。他结合社会案例和自己的人生经历,从全会公报释放的“9大信号”和出现的“7大高频词”两方面,深入浅出、生动形象地为同学们解读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随后,陈柴生从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的必要性、历史意义及精神内涵三个方面,带领同学们一起重温那段壮阔历史,感悟伟大抗美援朝精神。他勉励同学们,要心怀大我,努力成为赤诚报国的新一代;要锤炼自我,努力成为德才兼备的新一代;要拼搏忘我,努力成为不懈奋斗的新一代;要建功有我,努力成为大有作为的新一代。 (信息工程学院记者团 朱学彬)

担当民族大任

摘要:本报讯 近日来,莆田学院广大师生通过网络、电视、报纸、广播等各种形式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积极关注大会动态,就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热烈讨论。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周虹表示,“作为一名思政教师,我将深入理解全会精神并将其融入到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关心党的重大决策和先进理论,了解我国当前的发展形势与重大成就,在实践中树立起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与自豪感。”基础教育学院团委书记林斌表示,“作为莆田学院派驻伍狮村第一书记,我将努力发挥派出单位的特色和优势,在农村中搭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平台,在发展农业农村和推进乡村振兴中持续发力,全力攻坚,引导更多青年在乡村发展的时代潮流中涂画人生色彩。”2019级小学教育专业学生黄明炼表示,“全会高屋建瓴,勾勒出‘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的远景目标,这让我备受鼓舞,又深感责任重大。我将用自身的努力来证明,我们是可以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一股可以在中华民族发展前进的长河中奔涌的后浪。”(本报记者 朱睿璇 陈文晗 基础教育学院青媒 黄明炼)

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摘要:图为开幕式现场。 本报记者 朱睿璇 摄本报讯 (记者 孙洳榆 朱睿璇)10月31日至11月1日,第六届(2020)国际妈祖文化学术研讨会在妈祖文化发祥地莆田湄洲岛隆重开幕。中国社科院古代史研究所所长卜宪群研究员,莆田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吴桂芳,莆田学院党委书记陈柴生,莆田学院校长宋建晓,长江学者姜生,海南大学副校长傅国华,莆田学院副校长李文芳,莆田学院妈祖文化研究院院长姚志平,中国社科院古代史研究所文化史研究室主任刘中玉,以及来自线上的马来西亚、日本、越南、泰国、澳大利亚和中国台湾等地共7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开幕式。莆田学院党委书记陈柴生在会上致辞。他重点介绍了莆田学院在传承和弘扬妈祖文化方面所采取的举措和取得的办学成效。他说,莆田学院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平台建设为依托、以服务社会为宗旨,集中全校力量,协同校外资源,传承和弘扬妈祖文化。学校成立了妈祖文化传播学院,连续五届开设妈祖文化传播人才培养特色班,培育建设以妈祖文化为研究特色的硕士学位授权点,建设了目前国内独有的、最大的妈祖文化研究专题数据库,学报创办妈祖文化特色专栏,创办《妈祖文化研究》刊物。中国社科院古代史研究所所长卜宪群在致辞中表示,妈祖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海上丝绸之路形成、发展的文化起点和文化码头。作为中国海洋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妈祖文化随着官方和民间的经贸往来以及移民迁徙等活动,传播到海外,并在世界多国落地生根、共存共融,形成极具影响力的多元性、多样化信仰文化。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以及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理应在更高站位上研究妈祖文化,认识妈祖文化,提炼妈祖文化内涵,为当代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服务。长江学者姜生在致辞中说,妈祖文化传递着对航海者的保护,连接着人心,安定着人心,规范着人们的道德。世界华人心向莆田,归向妈祖。千年来,妈祖信俗与中国的海洋事业紧密相连,成为广大群众、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共同的精神支柱,成为华人认祖归宗的精神血脉,是我们的精神国力。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原创力和信仰的精神国力构成了国体这两力,因此我们应该共同研究、继承、维护中华传统文化,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        泰国格乐大学校长Krasae Chanawongs通过线上视频会议致辞。他说,近年来,中泰文化、经济交流日益频繁,这得益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所推进的“一带一路”政策。泰国处在“一带一路”联络带上,更是有着“一带一路”桥头堡的称谓。格乐大学致力于实现中泰两国的教育互通,中泰人民心灵相互交联。莆田学院等举办的国际妈祖文化学术研讨会,已举办到第六届,取得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他希望格乐大学与莆田学院有更深入的交流合作。        莆田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吴桂芳在致辞中表示,妈祖文化起源于莆田,随着历史变迁,妈祖文化跨越国界、超越族群,在全世界46个国家和地区有上万座妈祖分灵庙,妈祖信仰者3亿多人,已经发展成为世界性文化现象。希望各位专家学者围绕妈祖文化研究的前沿方向,共同传承与弘扬妈祖文化的精神内涵,为促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及“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民心相通,推动妈祖文化交流与传播向更宽领域、更高层次发展,构建海洋生命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更坚实的理论支撑。        开幕式后,进行主旨发言。11月1日下午,经过两天的集中研讨,第六届国际妈祖文化学术研讨会圆满闭幕。       会议期间,与会专家与学者分三组进行研讨,围绕“妈祖文化与中华民族认同研究”这一主题,就“妈祖文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妈祖与海丝文化关系研究”“妈祖文化与妈祖文献史料发掘与研究”“妈祖文化与文体艺研究”“妈祖文化海外传播研究”“妈祖文化中国区域传播研究”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和交流,取得了丰硕成果。       福建省妈祖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莆田学院妈祖文化研究院副院长林明太教授作第六届国际妈祖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他表示,妈祖文化所形成的民族“认同”、文化“认同”是本次研讨会的焦点,其拓展的“认同”核心包括“妈祖文化与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妈祖文化与台港澳同胞、海外华人华侨的文化认同”。本次研讨会就妈祖文化与中华民族认同展开主题讨论,紧扣时代发展脉搏,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会议还评选出了20篇优秀论文。为更好地传承与发展妈祖文化,福建省妈祖文化传承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全体理事、学术委员会成员从期刊建设、文化传播、成果转化、人才吸收等方面纷纷建言献策。中国社科院古代史研究所所长卜宪群和莆田学院校长宋建晓为论文获奖的作者颁奖。       宋建晓在闭幕式上致辞。他表示,妈祖文化是劳动人民千百年来尊崇、信仰妈祖过程中遗留和传承下来的物质及精神财富的总称,是中华民族重要文化瑰宝之一。莆田学院作为地方本科高校,弘扬和传承妈祖文化是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学校将继续推进妈祖文化研究,深入挖掘妈祖文化蕴含的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妈祖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同时,衷心期盼广大专家学者一如既往关心支持莆田学院妈祖文化研究工作。        会议期间,专家学者们还参加了第二十二届中国·湄洲妈祖文化旅游节、第五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开幕式,观看非遗展示《湄洲祖届妈祖祭典仪式》表演,参观并体验正殿妈祖“三献礼”非遗项目,参观妈祖文化源流馆、妈祖故里遗址公园。        本届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会、莆田学院、福建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莆田学院妈祖文化研究中心、福建省妈祖文化传承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福建省高校特色新型智库、莆田学院妈祖文化研究院、福建省妈祖文化研究会、莆田市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管委会、莆田市湄洲妈祖祖庙董事会联合主办。       海南大学副校长傅国华在致辞中表示,目前,妈祖文化已远播海内外,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不仅成为了全人类共同文化遗产,也是我国新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重要文化名片。目前,对妈祖文化的传承主要体现在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根本;以文化创意产业为新突破;将文化旅游与妈祖文化相结合,让文化遗产和文化创意产品获得展示的窗口。妈祖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与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使者,具有巨大的优势。 

莆田学院食品安全工作站成立

摘要:  图为副市长陈惠黔与莆田学院校长宋建晓为“莆田学院食品安全工作站”揭牌。图为莆田学院新校区首届“校园市集”现场。10月19日上午,莆田市第12届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在莆田学院新校区食堂侧面广场举行。市政府副市长陈惠黔,莆田学院校长宋建晓,副校长黄鹏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副书记叶志民出席启动仪式。活动现场,陈惠黔和宋建晓共同为“莆田学院食品安全工作站”揭牌。叶志民与黄鹏飞签订了《校地合作框架协议》。领导嘉宾们现场参观了各食安委相关成员单位摊点、校园集市以及莆田学院食堂,了解部门日常监管、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学校食品安全管理等情况。集市上的商品琳琅满目,有新县方糕、豆蓉粿、新疆烤羊肉串等地方特色美食,也有方家铺子、复茂饼家、一桶江山、欧亚乳业等本地知名企业,部分学生摊点更是让人眼前一亮。活动现场设置了食品展示售卖区与食品制作区,通过格子铺式的经营模式进行售卖。在熙熙攘攘的集市上,一个名为“创意集市”的摊位很是醒目,摊上陈列着各种新鲜食材和烹饪器具,吸引了众多同学试吃购买。这是来自工艺美术学院的大二学生董旎,她笑言,“我是第一次参加校园市集,希望能给自己一个锻炼的机会。选择三明治作为售卖商品,主要是因为它的口味符合大众,便宜实惠,简单速成。”宋建晓表示,校园集市活动不仅有利于树立广大师生强烈的安全意识,而且有助于学校相关学科及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他期待这次活动能够作为一个起点和新的契机,让广大师生自觉成为食品安全的参与者、建设者,从而为学校的有效治理工作与美丽莆田的建设做出高校应有的贡献。除了美食外,现场还准备了与食品安全知识相关的趣味互动游戏。活动期间,莆田学院融媒体中心还在抖音APP发起“莆田学院抖音大赛”,学生们发布的作品只需附加上#莆田学院食品安全周#和#莆田学院美食节#两个话题,优秀者就有机会赢得现金大奖。(本报记者 江洁 朱睿璇 文化与传播学院 徐舜贞)

莆院00后大学生对话70后校长宋建晓

摘要:“您对莆田学院学生有怎样的印象?”“最初任职校长时您第一个愿望是什么?”10月 28日下午,莆田学院新校区中6-105教室掌声频起。校长宋建晓带领12位部门负责人,走进19级新闻采访与写作课堂,面对面接受新闻班“准记者们”、各学院学生代表以及校友代表的采访,现场回应全校学生关切的20多个问题。“我认识的校长很幽默!”“我觉得校长很帅!”开场环节,大屏幕上“我心目中的校长”采访视频中,一位学生略带幽默的话语和高高竖起的大拇指,瞬间点燃了活动现场的气氛。访谈活动设置了青年学生对话莆院校长及青年学生对话高校管理者两个环节。“能吃苦,有爱心,可塑性强,实操性强。”当第一环节主持人何寒玥提问一落,宋建晓如数家珍地列举参加二次阅兵、扶老人过马路、两年拿下34项国家专利的莆院学子优秀事迹,有理有据地回答了他对自己所管理的学生的印象。当面对高校校长和某县县长的竞职提问时,宋建晓从自身的职业经历出发,并引用了诸多名人名言,嘱托同学们要有自己的定位和人生价值观。在回答高校校长主要职责时,宋建晓不仅表达了他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还鼓励同学们要走出去,多实践。当然,其他管理部门的负责人也没“闲着”。“到了大学,思政课应如何创新?”“今年没有外教,如何解决英语专业学生口语锻炼的问题?”进入青年学生对话高校管理者环节,针对专业学习、食堂就餐、校园建设、快递配送、实践基地、学生创业等多方面问题,同学们争相举手,频频发问,现场交流“热气腾腾”。对话活动从5点延长到5点半,同学们一个接一个地提问,让作为第二环节主持人的新闻192曹勇轩有些不知所措。不等曹勇轩开口,总有学生主动站起来提问。尽管预定时间已经过了,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各个部门的负责人依旧耐心地解答同学们心中的疑惑。“此次活动以问题为导向,是促进学校发展的重要手段,有问题意味着可改进。”宋建晓在总结讲话中说道,希望接下来每个学年至少组织一次与学生面对面活动,通过线上和线下双重交流,向学生征集好的想法。同时,他要求相关部门负责人要对学生的问题马上就办,真抓实干,且要举一反三,让同学们积极参与到学校的治理当中。(本报记者 江洁 见习记者 陈雨露 解现梅)

校企合作促发展

摘要:本报讯(记者 朱睿璇合稿)为进一步深化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更好地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近期,莆田学院领导带领相关部门、二级学院负责人组成的调研团,分别到福州高新区、莆田市等多家企业进行产教融合调研,并先后与2家企业签订校企战略合作协议。10月16日,校长宋建晓一行前往福州高新区调研3家企业,双方就搭建合作平台、加强教师成果转化、学生实习就业等方面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当天,副校长李文芳一行走访了福建省天证环境检测有限公司。作为我校实践教学基地,该公司将抽出骨干力量,以“一师一徒”模式给予配备指导老师,采用“3+1”人才培养模式联合培养卓越人才。10月24日,莆田学院与思考乐教育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举行授牌授旗仪式。10月28日,莆田学院与中核华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举行校企合作签约仪式。11月4日,莆田学院宋建晓一行和华峰华锦集团负责人进行座谈。双方将在纺织、化工、环保、生物工程等领域进行深入合作。11月10日,李文芳一行赴莆田市钛米科技有限公司调研,双方希望在产学研、实训培训基地、横向课题等方面开展合作。11月12日,宋建晓一行分别到郑春辉木雕艺术馆、亚明食品有限公司、大唐5G有限公司、莆田国际油画城走访调研,双方希望以此次调研为开端,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有效模式,拓展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

教学改革育人才

摘要:本报讯 (记者 江洁 邱婧雯 马丹丹 见习记者 陈林丹)近日,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公布了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评审认定结果,我校机电工程学院基础教学部主任黄黎红主讲的数字电子技术课程入选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基础教育学院团委书记林斌主讲的网络文化与乡村振兴课程入选国家级社会实践一流课程。据了解,在课程教学中,黄黎红运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特别设置课前线上讨论和课堂提问的延伸环节,让同学们对课程内容有更深的认识。同时,她让同学们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一起学习,分组进行项目设计与仿真验证,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在黄黎红看来,线上课程主要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数据和网络互动,线下课程则要关注课堂互动,和同学们进行感情上的交流,增进师生间的情谊。“课堂气氛轻松,重点突出、层次分明,知识点详细,通俗易懂。”这是学生口中的黄黎红课堂。“该课堂充分结合了现代科技和传统教学模式,我们不仅能够在线上反复地学习课堂内容,在线下也能相互监督、相互成长,有效地提高了学习质量。”物联181的一位同学在课程讨论区留言道。与数字电子技术课程不同,网络文化与乡村振兴课程是莆田学院于2019年初开设的一门独立设置、覆盖所有本科生的创新创业实践类公共选修课。课程由林斌主讲,莆田学院“初心”省级高校网络文化示范工作室的教师团队共同负责。“这门课程帮助同学们学会知行合一,学而思,思而践,践而悟,悟而创,在实践中投身乡村振兴战略,锤炼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林斌如此说道。为了让同学们有更多的实践机会,林斌常费尽心思地与莆田市的贫困村和旅游村相关负责人联系,确保同学们可以外出实践,深入学习。在学校教室里,林斌会利用各种视频案例,生动地讲解专业知识;在乡村田野里,林斌也会结合现实情况,帮助同学们在实践中更好地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我们可是常常走出课堂,外出实践的呢。”小学教育专业171的徐超晗同学神采奕奕地说,“林老师的上课方式十分有趣,我学到了许多关于乡村振兴的知识与技能。”谈及本次金课获评,林斌表示,网络文化和乡村振兴课程之所以被评为国家级金课,源于同学们在网络文化节、社会实践、助农扶贫、创新创业等方面获得的社会赞誉和奖项,增加了这门课的含金量,给这门课增添了“底色”。

喜 报

摘要:■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近日,我校关工委离退休老同志黄波生、陈明凤荣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 (人事处,土木工程学院记者团)■近日,2020年(第三届)全国高校经济学综合博弈实验大赛和(首届)公共管理与财政学决策大赛总决赛结果出炉,我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18级学生陈雨璐、汤晓琳、黄乐妍组成的团队各项总分排名第一,荣获总冠军。(管理学院记者团 刘佳佳)■近日,在福建省五一劳动奖表彰会中,莆田学院附属医院被授予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状,莆田学院附属医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蔡建荣,内科综合党支部书记、感染性疾病与肝病科主任邱荣仙荣获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抗疫专项)。(严俊腾 黄筱军)■近日,第四届“泽众杯”全国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大学生形态大赛中,2018级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章征倩同学发挥出色,荣获一等奖;2019级医学检验技术(专升本)专业郭美玲同学荣获三等奖;孙杰、范金清(附属医院)、严永高(市第一医院)老师荣获“优秀指导教师”称号。(药学与医学技术学院 孙杰)

莆田学院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7773次访问,全刊已有3458573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