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学院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厚德 博学 慎思 笃行

摘要:中共莆田学院委员会主办内准号:(闽)内资准字X第013号2019年12月12日 星期四第15期总第324期新闻热线:0594-2639861 2630677Email:ptxyb@163.comHttp://ptxyb.cuepa.cn本报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学园中街1133号本版责编:朱秀兰 阙丽君 张鑫艳 陈顺杰

莆田学院新校区正式启用

摘要:图为省市领导在学生公寓了解学生入住情况。 陈岭 摄图为文化与传播学院学生在新校区上第一堂课。 蔡昊摄图为省市校领导为莆田学院新校区启用揭牌。 蔡昊 摄  本报讯 (记者 张鑫艳 郑丽金 叶雅彬)12月10日,莆田学院新校区正式启用,首批1000余名大学生带着行李来到学生公寓前,满怀憧憬和期待入住新校区学生公寓。这标志着莆田学院办学翻开了崭新篇章。  据悉,莆田学院迁建工程是2019年省级重点建设项目,迁建项目分三期建设,一二期占地面积约2000亩,总投资为33.6亿元。项目位于莆田市荔城区西天尾镇渭阳村、林峰村及涵江区梧塘镇沁后村。一期核心区项目于2018年12月动工,占地面积746亩,建筑内容包括1栋图书馆、7栋教学楼、20栋宿舍楼、1栋琴房、1栋音乐厅、1栋食堂及附属配套设施等基础设施。在造型设计上借鉴了莆田民居院落布置、红砖墙及点窗等元素,充分融合了莆田当地文化。  莆田市委、市政府和学校党委高度重视此次搬迁,通过精心谋划、认真部署、统筹协调,竭力做好各项搬迁准备工作。  10日上午,福建省副省长、莆田市委书记林宝金,市长李建辉等市四套班子领导,市直有关部门领导,莆田学院党政领导及机关教辅单位负责人一同察看了新校区搬迁情况。    10日上午9时,莆田学院在新校区广场举行搬迁启用仪式,福建省副省长、莆田市委书记林宝金,莆田市市长李建辉,省委第六巡回指导组副组长张元闽,莆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阮军,莆田市政协主席林庆生,莆田学院党委书记陈柴生等领导参加启用揭牌。  随后,林宝金、李建辉认真察看了学校食堂、教室,并走进学生公寓,与同学们亲切交谈。同学们表示,新校区很漂亮,搬过来很开心。林宝金、李建辉说,新环境要有新气象,希望大家珍惜学习时光,发奋努力,不断成长成才;同时,学校要注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大高校人才引进力度。  调研中,林宝金、李建辉强调,莆田学院、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全面加强高校党的建设,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提升办学质量和水平,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打造具有莆田特色的教育高地。要抓好后续扫尾工作,在确保安全有序的前提下,加快配套设施建设、学生搬迁等工作。要结合主题教育,在广大师生中开展“谈感想、谈理想”活动,进一步激发师生拼搏奋斗、共创美好未来的热情。同时,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力度,一如既往支持学校发展建设,推动莆田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  据了解,莆田学院新校区迎来第一批的“入住者”是文化与传播学院和音乐学院的学子们。学校为方便搬迁的学生入住,在四栋新宿舍楼前设立搬迁服务点,身披红色绶带的志愿者们积极为搬迁来入住的同学搬运行李,提供帮助。新宿舍内,上床下桌、抽屉式楼梯、独立卫生间、洗衣机等设施一应俱全,而且设计合理,空间宽敞。  当天,莆田学院党委书记陈柴生还来到音乐学院教学楼察看学生上课情况。陈柴生亲切询问了学生们搬迁后的感受,了解同学们的想法。他勉励首批搬往新校区的同学要珍惜现在,搬到了新的校区要更加刻苦努力地学习,期待大家在新的校区心情更加愉悦,拥有更为美好的明天。  在新校区超市购物的新闻172魏韬同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了搬迁的感受。他表示,对新校区有点超乎想象,之前不能相信会达到这个标准,现在看到确实建设很快,对环境基本满意,自己也去新食堂吃了饭,实惠又美味,吃得很满意。在教学楼上课也是超出预期,教室宽敞明亮,教学设施齐全。

力促妈祖文化研究再上新台阶

摘要:  本报讯(记者 李湧 袁婷婷 见习记者 林幼芳 黄振东)11月21日下午,莆田学院召开福建省社科研究基地妈祖文化研究中心重大项目验收评审会。省社科联党组成员、秘书长、规划办主任陈飞,省社科规划办副主任肖孟刚,莆田学院副校长宋一然出席会议,科研处(社科处)、妈祖文化研究院负责人,课题负责人及课题组成员与会。  会议伊始,宋一然在致辞中对各位评审专家的到来表示欢迎和感谢,并希望学校各位项目负责人及项目组成员认真听取专家意见,继续努力,促进莆田学院妈祖文化研究再上新台阶。  会上,评审组现场推举林国平教授为评审组组长并主持评审会。随后会上展示了三项关于社科研究基地妈祖文化研究中心重大项目:妈祖文化研究中心重大项目负责人张宁宁讲述她的论题《妈祖信仰在闽东的传播》,梳理闽东妈祖信仰的空间分布、传播的历史和现状以及传播方式与途径,清楚地叙述妈祖信仰对闽东政治、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重要影响;蔡福兴以《妈祖文化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为论题,归纳总结从妈祖信仰到妈祖文化的发展历程,提出妈祖文化融入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途径;许元振论述《海丝核心区妈祖文化品牌的提升研究》,详细阐明妈祖文化品牌的双重属性与当代内涵,探索“妈祖+教育、传播、产业”的综合效益提升的有效途径。  经审议,专家组对3个项目给予高度评价,予以全部验收通过,一致认为这些项目材料运用得当,研究成果丰富,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及社会应用价值等优点。同时,专家组提出要增加个案研究等指导建议。

敬佑生命 救死扶伤

摘要:图为林伟为实习生示范打结技巧。 黄筱军 摄  莆田学院附属医院有这么一位医生,他身兼中华医学会福建分会外科学分会委员在内的近20个医疗组织的职务,获评福建省卫生健康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多项省市荣誉,却为人低调谦和;他从医25年,坚持每天早上提早半个小时查房,为的是能方便接诊门诊预约的患者;为了手术时左手和右手一样灵活,磨练“手上功夫”,给患者以生的希望,他把左右手打结的技术练到极致……他就是莆田学院附属医院胃肠外一科医生林伟教授。  今年4月30日,林伟在莆田学院“开莆讲堂”讲座上,深情回首医途25载时说,作为一名医护人员,必须具备“三心”,即医者之心、责任之心和仁爱之心,只有具备了这“三心”,才能当一名令患者满意的医护人员。林伟是这样说的,25年来,他也是这样做的。■医者之心,修炼“工匠精神”  1994年7月,林伟从福建医科大学临床医疗专业本科毕业后,成为莆田医院普外科的一员。从一名住院医师开始,他秉持“医者仁心、治病救人”的信条,精勤不倦的钻研医术,在救死扶伤的医学路上踏出了一个个坚实的脚印。  “许多年来,我深知自己面对的是生命,生命是无价的,我要尽全力为每一位患者治好病。”林伟从医的初心特别质朴简单。25年来,林伟始终将患者健康放在第一位,对他来说,工作不分白天黑夜,不分节假日。他心系每一位患者的健康,每天穿梭在门诊、病房和手术室,哪里有需要救治的患者,哪里就有他的身影。“林伟对每一位病人,只要有一线生机,他从不肯放弃去救护的念头。”莆田学院附属医院胃肠外一科护士长傅丽桑对林伟的执着记忆犹新。  当林伟还只是普外科主治医生的时候,有一个年仅48岁的崔姓患者,因患食道癌生命垂危,多个专家认为这位食道癌病人的时间不多了,康复的可能性不大。但是,林伟不放弃,他认为只要有一点点的希望,就要努力争取。于是,林伟时刻陪在病人身边,为了更好地医治病患,他干脆把重症监护室当家,和病患一起住进监护室长达两个星期,每天观察患者,会诊病情,汇报情况,协调各方力量一起挽救这位重症患者。  林伟最终以他的医者之心,和同事们一起从死神手里把患者抢了回来。面对病人和病人家属的连声道谢,林伟却觉得这是自己作为一名医生的职责所在,“每次把患者从死神手里抢回来的那一刻,是我作为医生最幸福的时刻。”林伟告诉笔者,每每看到患者康复后和家人一起开开心心地出院,自己的医术得到患者及家属认可的时候,自己就有一种无以言表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在临床工作中,林伟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献给了他热爱的工作和病人。他的电话永远是24小时开机,不分春夏秋冬,不分严寒酷暑,也不分白天黑夜,只要电话铃响,他就会迅速赶赴医院救治患者。  25年的从医经历中,让林伟最难忘的是那台腹腔动脉瘤出血手术。当时是凌晨四五点,正在家中休息的林伟突然接到急会诊通知:一名40多岁男性患者,腹腔大出血,生命垂危。林伟和团队人员迅速到位,快速制定介入手术方案及风险防范控制措施。手术中最难的是要在血海中找到伤口、缝合伤口,“那就像是一件薄如蝉翼的衣服破了,你要在极短的时间内把它缝好,还要缝得漂亮平整,这就得有足够的冷静与果断。”林伟说。在麻醉师和其他医护人员的协力下,术中锁定出血动脉瘤,又历经近2个小时的抢救,栓塞止血成功,此时已是早晨。医护人员累得瘫软一旁的场景深深地感动着患者,也感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责任之心,磨练“回春妙手”  要为患者看病,看好病,医生要有帮患者的愿望,也要有足够专业的技术。林伟深知医术和责任心的重要。他在一场讲座中说,一名合格的外科医生,要有“鹰的眼睛、狮子的心、女人的手”。林伟所说的“女人的手”,是指男医生会用织毛衣来锻炼手的灵巧,“这不仅是对自己的锻炼,更也是对躺在手术台上的病人负责。”  林伟就有一项高超的技能,那就是打结。“每一个去过林伟医生家中的人,都会对他家里的那把老藤椅印象深刻。老藤椅上的线就像头发一样,有密密麻麻的,系满数不清的结。”护士长傅丽桑对林伟家的那把老藤椅更是过目难忘。原来,为了让双手在手术时能同样灵活,平时只要有线,林伟随时随地都会练习打结。除了办公室,他还在自己家的那把老藤椅上系满了线,一有空就练习打结,每天坚持,从不轻易停止。久而久之,老藤椅上的线和结已经是数不清了。说话间,林伟已经取出几条线,手指翻飞,飞快地打出一个个结。  每名外科医生都是一位艺术家——那双灵巧的手游走在人体最关键的器官之上,这是用语言无法表达的美。但熟悉的人都知道,这灵活双手的背后,是“台下十年功”的付出。当年还是医科大学学生的林伟,看到导师双手无比灵活,能够快速打一个个漂亮的结,他就暗下决心开始练习基本功。到了毕业实习的时候,林伟已经可以左右手一样灵活地打结。      “练就妙手,为的是当一名合格医者,让患者得到公平合理的治疗。”多年来,林伟对技术精益求精,在外科学领域具备了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广泛的专业知识,熟练掌握胃肠外科常见病与多发病诊治,擅长胃肠道肿瘤开放及腹腔镜微创手术等。2018年,第四届腹腔镜胃癌手术视频大赛,林伟首次提出了“欢乐间隙法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降低手术难度,让手术更安全,医生更快乐,得到了在场评委及国内胃癌专家的一致认可。之后,他多次受邀前往江苏省人民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等省内外授课交流。在今年11月底揭晓的第四届全国普通外科中青年医师手术展演总决赛暨“中华外科金手指奖”评比上,林伟教授荣获“中华外科金手指奖”二等奖。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多年来在林伟的带领下,附属医院胃肠外一科科室率先在莆田市开展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等手术,目前就胃肠肿瘤综合诊治技术水平处于莆田市领先地位,每年进行手术近千例,全年门诊就诊病人数达8000多人次,入院病人总数达到2000多人次。  作为莆田学院附属医院外科教研室主任、外科规培基地主任,林伟还负责莆田学院外科学理论及技能操作的授课以及实习生、见习生的带教工作。作为南方医科大学、福建医科大学和福建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林伟已培养6名硕士研究生,均入职省内各大三甲医院。  林伟还善于归纳总结,将临床治疗转化为医学研究,已承担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福建省卫生厅中青年重点项目1项、莆田市科技局立项3项,荣获福建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莆田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等荣誉。■ 仁爱之心,勤酿“暖情良药”  10月11日上午7:30,莆田学院附属医院胃肠外一科已是一番忙碌景象了。从医20多年来,林伟每天都坚持7点半查房,再接诊门诊预约的患者。  大医精诚,医者除了要有精湛的医术,更需要有高尚的品德修养。25年来,林伟始终以高度的责任心、敬业精神和良好的医德医风为患者服务。他经常和科室的医护人员说要从思想上、行动上真正“以病人为中心”,认为要经常换位思考,视病人为亲人。“相由心生,再累也要露出笑容。”工作中的林伟总能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并把正能量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人。他每天坚持7点半查房,在给患者进行诊疗时,细心的林伟会时刻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他认为医生一个亲切的笑脸、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温暖的问候,本身就是一味对症良药。为此,许多年来,林伟在苦练医术的同时,更是勤酿这味“暖心良药”,用心用情医治患者,让患者的身心都得到治疗。      “健康所系,性命所托”,许多年来,林伟在胃肠外一科科室还开展雷打不动的“早餐会”,让医护人员交流患者病情,以便更好地医治护理患者,竭尽全力除患者之病痛,人性化的管理模式深受同事们和病患者的欢迎和好评。  针对医疗水平的局限和患者的实际情况,林伟提出“多学科合作留住生的希望”的理念,积极投身医疗救援第一线。“成功的手术不单单取决于主刀医生,更需要一个团队的紧密配合协作。”林伟深有体会地说。  今年3月,77岁的张老因消化道出血入院,被确诊为胃癌并出血。住院期间,患者出现消化道大出血、失血性休克等状况。因患者高龄,体质差,又出现肺部感染、呼吸衰竭等症状,情况十分危急。患者及家属觉得救治无望,想要放弃并请求自动出院。当时附属医院院长林海滨详细了解了病情,诊察患者,鼓励并建议积极救治。患者及家属重新看到希望,最终同意继续接受治疗。  林伟带领胃肠外一科的医护人员们,协同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泌尿外科、麻醉科等多个科室紧密合作、反复研讨,制定了周详稳妥的手术方案及预案。团队医护人员们为患者成功施行了“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及胆囊切除术”,术后发现胃癌肿瘤最大直径约12厘米。经过胃肠外一科医护人员11天的精准治疗和细心护理,张老最终与死神擦肩而过,康复出院。“该患者的成功救治,是医院多学科诊疗协同合作的成功案例,我们最终把患者从死神手里夺了回来。作为一名医生,有能力挽救一个生命,维护一个家庭的完整,是一件自豪和幸福的事。”林伟在接受采访时开心地说。  莆田学院附属医院林伟就是这样一位平凡的医生,从走上工作岗位的那一天起,他就以救死扶伤为天职,以 “做一个让患者满意的好医生”为信条,用最真诚的内心,最炙热的双手,为病人及患者家属解除身心上的痛苦,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多学本领,帮病人多看病、看好病,当一名快乐的医者。”朱秀兰 陈建飞 本报记者 魏凤英

喜报

摘要:  ■近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福建赛区比赛中,我校机电工程学院天梯工作室队获得了特等奖,成功入围全国总决赛,君临小队获得了一等奖,510K、理工女的设计、莆院联创以及工艺美术学院的锤子队获得了二等奖。(机电工程学院记者连舒萍)  ■近日,在中国音乐学院全国第八届考级大赛中,莆田学院音乐学院学生吴舒萍喜获中国音乐学院第八届全国考级大赛民族唱法成人组全国一等奖。(音乐学院记者团)  ■近日,在2019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由莆田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王栋福、张世雨、王培德和彭泽梓、杨灿升、张泽浩组成的2个参赛队都取得了全国二等奖的好成绩。(机电工程学院 陈军)  ■近日,在第三届国际竹产品设计大赛中,莆田学院2016级工艺美术专业郭苏的家具作品《尘曲》斩获银奖。(工艺美术学院)  ■近期,在第五届福建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莆田学院基础医学部青年教师郑伟男获自然科学基础学科组二等奖,机电工程学院青年教师林舒萍获自然科学应用学科组二等奖,莆田学院获优秀组织奖。

坚定制度自信汇聚发展力量

摘要:  本报讯(记者 李湧 孔紫嫣 见习记者 曹淑琴 林睿)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11月26日下午,莆田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举行,市委宣讲团成员、莆田学院管理学院院长徐国喜教授应邀专题宣讲四中全会精神。  莆田学院党政领导,全校副处级以上干部,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代表、二级学院师生代表等近200人参加学习。  报告会上,徐国喜从“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的重大意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抓好全会精神的贯彻落实”四个方面,系统深入、全面准确地阐释解读了四中全会精神。  莆田学院党委副书记黄志源在总结时表示,整个报告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深入浅出,对师生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四中全会精神,深刻体会国家制度优势,坚定制度自信,把握国家总体要求、总体目标、重要任务等,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针对性。

省委宣讲团在我校宣讲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摘要:  本报讯 11月19日上午,省委宣讲团深入莆田学院,就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开展互动性宣讲。省委宣讲团成员、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谭亚川作宣讲报告。莆田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吴桂芳,省委政研室秘书处副处长吴福美,市委改革办副主任、市委政研室副主任黄清华,省委宣讲团联络员、省委讲师团四级调研员陈海涛等出席,莆田学院党委副书记翁若平以及莆田学院师生代表到场聆听。  宣讲座谈会上,谭亚川从“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的重大意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抓好全会精神的贯彻落实”四个方面作了系统深入、全面准确的阐释解读。他指出,贯彻落实四中全会精神,重点要抓好“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遵守和执行什么”三件事,不断提高贯彻落实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面对面宣讲交流中,谭亚川为莆田学院师生解疑答惑,现场互动交流,带来一堂暖心的“辅导课”。  近年来,莆田学院在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治理木兰溪的重要理念、围绕服务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创建美丽中国示范区上开展系列活动。作为一名学生志愿者,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洪美云多次参与环保志愿服务。她问道:“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在制度建设上应从哪些方面继续着力?”谭亚川欣然回答,20年来,莆田市一届接着一届干,一任接着一任干,都是秉持着习近平总书记治理木兰溪的重要理念,不断推进高质量发展,在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方面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为创建美丽中国的示范区,莆田今后应从生态文明治理体系的角度,继续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强调生态发展;要进一步总结木兰溪治理中好的做法、经验,并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传承下去;要关注百姓关心的生态领域突出问题,这些都是今后生态文明治理的重点,也是回应老百姓关切应有之举。  现场互动频频,这边掌声未落,那边又举手提问。“十九届四中全会上提出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妈祖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莆田市尤其是莆田学院从制度上应如何加强推动妈祖文化的传承发展?”土木工程学院团委书记陈国成问道。“这个问题问得好。”谭亚川说,妈祖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与四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抓落实?第一,要深入挖掘妈祖文化与社会主义制度,尤其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的部分,包括向善、向上、平安建设等内容,要深入挖掘;第二,妈祖文化在全球华人华侨当中有着巨大的影响,应该将这种文化优势融合在对外交流、对外开放当中,要将妈祖文化与新时代结合起来,与当前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结合起来,它才有更长久的生命力,也可更长久地传承和发展。       管理学院辅导员曾益鹏提出 “如何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这一问题。对此,谭亚川表示,一个党支部就是一个堡垒,每个党员都是一面旗帜。要把握好政治方向,做好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加强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建设。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子张晨晨听完宣讲后表示,经过谭主任的一番讲解,他对生态文明建设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将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从平时小事做起,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勇担责任,保护环境,保护生态。(湄洲日报记者 许爱琼  本报记者 洪美云)

莆田学院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44896次访问,全刊已有3458927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