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学院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医“铭”惊人

——我校临床医学专业学子魏建铭的执着追求
   期次:第301期      

    美国AHA心脏协会的急救护理员、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福建省三级公共营养师,来自我校临床医学院2014级临床医学专业的魏建铭是这三个身份的拥有者,他目前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报32项医疗类专利,其中7项已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认证的同时并向国家版权局申请软件著作权2项。他不仅在学业上多次拿下奖学金,并在志愿活动中累计志愿者时长279个小时。善于运用发散思维的魏建铭在学校期间主持过各类省校级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3项、参与5项,发表学术论文4篇,其中2篇为CSCD核心期刊。这一切成果都离不开学校各方面的支持,指导他的老师以及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在探索“医工结合”的道路上,魏建铭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从实验到发明


    两年前,在现代化、多媒体的医学机能学实验室中,魏建铭正在做着蛙或蟾蜍坐骨神经 — 排肠肌标本制备实验。当做到用探针破坏蛙的脑和脊髓时,魏建铭觉得这直而实心的探针在实践操作时十分不便,平时喜欢听马克西姆钢琴曲和看人文类书籍的医学生魏建铭不走寻常路,“能否尝试让探针变弯一点,并且把实心探针变成空心的?”魏建铭的尝试使得工科中的机械学部分和医学交叉结合,经过反复思考和多次实践,魏建铭和他的老师及同学发明的“一种新型便捷式蛙类手术针”在专利申请一年之后的2017年10月24日获得授权。
    然而,这不是魏建铭对“医工结合”的第一次探索。“医学生要做到‘医工结合’。”基础医学部教授王守安是魏建铭的科研指导者和引路人,大三学年,魏建铭在解剖教研室进行标本解剖工作,在这个一直为学生提供亲自实体解剖、经常收到学生主动申请开放的实验室中,魏建铭的科研思维得到极大拓展。王守安不仅在做人做事做学问给其不断引导,还给了魏建铭第一个装置创新发明的启迪,并以“一种局部解剖装置”为名称的发明拿下国家专利。
    “我觉得做科研的关键第一步是如何提出问题。也就是说要学会怎样提一个好问题,我们之前学习了一门PBL课程,Problem Baesd Learning基于问题导向的学习,系统训练提问以及思考能力。有这种思维作为导向,灵感自然而来。”在魏建铭看来保持创新的灵感在于不断学习。平时,魏建铭会不断学习创新的课程,比如中国大学MOOC,他充分利用现如今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学了10门关于创新的课程,阅读相关垂直领域的公众号,进行小组头脑风暴。
    “我觉得有种使命感,目前国内的葛均波院士所从事心内方向的医疗器械创新是国内乃至国际上领先的。之前在网上看了他的纪录片《生命缘》,他对我的启迪也很大。”在魏建铭看来,学无止境,不断进行思维训练,关注医疗器械创新领域前沿是取得创新性突破的关键。
       在王守安眼中,魏建铭是一名学习特别刻苦,知道自己该做什么的学生。“后来在我的建议下他逐步开始探索‘医工结合’,也做出了成绩。”王守安回忆,在以前,都是带学生做一些解剖标本和基础项目,发明创造方面做的比较少。《莆田学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 《莆田学院关于设立创意创新创业管理办法》等十余份文件是近期学校出台的鼓励政策,如何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王守安考虑到医学生在医学创新这方面比较薄弱,便给出了“医工结合”等建议,在这样的良好环境下,魏建铭成为了用心、用精力去踏踏实实做的第一批“医工结合”探索者。


■从个人到团体


    “能否召集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组建一支团队?”在王守安的建议下,魏建铭立刻展开行动,拟定“一种垃圾桶的设计”为题,在学院老师的广泛动员下,许多前来申请加入团队的学生拟定方案进行现场汇报,魏建铭和他的搭档一同根据方案提问题。“其实这个题目有点难,最简单的东西最难设计,因为设计的人太多了,想出彩不容易。”一番工作下来,最终,在2017年12月,医疗硬科技创新团队成立。
    思维发散程度高、学习能力好、有特殊技能,比如制图或者沟通能力强是团队的选人标准。魏建铭认为,思维发散程度最为重要,是从事创新工作的必备条件。一路走来,魏建铭深知沟通能力和抗压能力的重要性,“制定的实验设计方案不仅要接受所有人的质疑,还要考虑最终数据的有效性。实验结果是重要依据,但所有的实验结果、数据整合分析和处理是比较困难的。”
    因大量科研设计学习和文献阅读,在最困难时期做科研垫付经费到生活费只剩一百块,淘宝一箱泡面,吃了一个月,然后借了50块钱买票回家的魏建铭给了团队很大鼓舞。来自2015级临床医学专业的廖敏是团队成员,在团队的影响下,参加过6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获得一项国家专利授权。同样来自2015级临床医学专业的林泽凯负责团队工作中的美术指导与设计,参加过多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建铭学长懂得很多知识,有时候一些问题卡住了,学长会耐心解答,让人茅塞顿开。”2016级临床医学专业的王慧敏同样也是团队成员,她的研究课题《当代大学生对医患关系的认知》已结题,《早餐膳食习惯对胃病发病率的影响》以及《各类降压药的使用情况》正在研究中。
    目前,医疗硬科技创新团队已研发出关爱母婴系列,基于eras理念术后康复系列,医学解剖辅助装置系列,基于临床路径优化下的临床医疗器械等四个系列的医疗装置。其中,临床设计的医疗器械,是指术后康复器械,在临床术后能够迅速帮助恢复患者各方面的机能,是一种按照目前国际提倡加速康复理念,进行术后健康恢复的辅助器械。魏建铭觉得临床系列器械的研究意义重大,它们不仅应用前景广、应用性强而且价值高。


■从开创到传承


    “未来还是会从事医疗器械创新工作的,在临床实践过程中会出现各种棘手的问题。作为一名未来医疗工作者,从事医疗创新,优化临床路径,提高临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更需要发挥医学生以及医生做为医疗创新的主体。”魏建铭面对自己所处的位置和对团队的忧虑,他深感未来责任的重大。
    在传承的过程中,魏建铭遇到了困难,团队成员思维不够活跃,知识输入太少、没有知识输出是魏建铭最为头痛的难点。“医学其实也是理科,医学涉及很多物理学、化学的知识。医疗器械设计很大很广,设计的时候可以结合数学原理、物理原理去做。”魏建铭坦言,在研发的过程中,太复杂的原理看不懂,但是会看图,通过看别人的设计,然后提炼出自己的设计。“画图之前需要看CAD制图,有些太复杂的图是请专业的人画的。有些医疗器械比如烧伤的时候用的敷料,用的是材料学结合的。我会主动结识很多跨专业的人,请教他们,还有目前3D打印也很多应用于骨科。这个技术很成熟了。”当谈到自己一手培养教导的学生魏建铭时,王守安表现出来更多的是对这个学生的疼爱与认可,“希望他能处理好学业与其他方面事情的关系,成功的背后来自于努力,他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努力。学生要以学业为主,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才能有更多的精力在学习上,希望他在学业方面做得更好。”
    魏建铭是这支团队中的第一批人,团队新生也表示要将魏建铭这样的优秀精神传承下去。“先向建铭学长学习把自己变优秀,当自己有一定能力的时候就可以传递给一些新的有想法的人。”目前团队中除了2015级的老生,还有2016级以及2017级的新生。其中,郑君毅是2017级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也是团队成员,他探索的是人工智能技术对普通病患的应用。
    在接下来的规划中,王守安表示,希望这支团队能带动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把创新精神延续下去,带动到新生当中,让更多的人去拥抱创新的想法和思维,这有利于医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将更多的传统学科与新兴学科结合起来,进行资源整合、思维发散,增加医科学子和工科学子的交流合作,研究领域的交叉会碰撞出创新思想的火花,期望“医工结合”的火炬,在这次开创点燃后能不断传递下去。

             

本报记者 黄鹏辉 徐越 柯瑞茹 吕烨玲

莆田学院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15243次访问,全刊已有3381111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