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学院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殊荣背后的汗水

——土木工程学院获全国“斯维尔杯”建筑信息模型(BIM)大赛总冠军纪事
   期次:第293期      

图为参赛队员合照。土木工程学院提供

  在2017年5月举行的第八届全国中、高等院校学生“斯维尔杯”建筑信息模型(BIM)决赛上,我校土木工程学院10名学生组成2支参赛队,在黄建瓯、吴智明、林智敏、黄兆荣4位老师的带领与指导下,他们的作品在众多参赛队中脱颖而出,包揽本科组冠、亚军,获得本科组全能一等奖1项、专项冠军奖1项、一等奖6项、二等奖1项的佳绩。
  我校学子自首次参与全国高等院校学生“斯维尔杯”建筑信息模型(BIM)大赛以来,均取得傲人成绩。其中2013、2014、2015连续三年荣获全国总冠军,2017年更是囊括了冠亚军,在参加的6次比赛中4次摘得桂冠。土木工程学院还在第二届福建省高校建筑信息创新大赛中获得2银4铜的好成绩。此外,在全国高等院校“广联达杯”施工沙盘及软件应用大赛、全国高等院校“广联达杯”项目管理沙盘模拟大赛、福建省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等比赛中,土木工程学院学子也有不俗的表现。
  全国高等院校BIM软件建模大赛由中国建设教育协会举办,该比赛旨在配合院校落实高校实训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教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既符合国家发展要求又与社会实践相接轨的实用人才。全国高等院校BIM软件建模大赛中不乏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双一流”高校的参与。2017年更是有来自全国453所学校的457支参赛队伍参加,高手云集,是该赛事举办以来参赛院校最多、规模最大的一届,我校参赛队以绝对实力囊括了比赛冠亚军。

对着图纸和电脑苦练

    “学习BIM最重要的是要具有认真刻苦、坚持不懈的精神。因为学习的整个过程是比较枯燥无味的,并且需要整天对着图纸和电脑进行训练学习。”BIM比赛项目的指导老师黄建瓯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
  在第八届“斯维尔杯”BIM大赛上,由土木工程学院黄燕华、郭耀文、方冰星、俞丽丹、陈世峰5位同学组成的“式神队”团队获得本科组全能冠军、绿色建筑分析专项奖冠军奖、工程设计专项奖一等奖及工程造价专项奖一等奖、工程管理专项奖二等奖;由陈梦倩、林秋媛、苏小燕、黄天福、郑舒怡5位同学组成的“SSR”团队获得本科组全能一等奖、工程设计专项奖一等奖、工程管理专项奖一等奖、绿色建筑分析专项奖一等奖、工程造价专项奖一等奖。

  骄人的成绩来之不易。学习BIM首先要了解建筑基本构成,其中包括柱梁、板墙、混凝土、钢筋等知识,同时还要有CAD的基础,因为设计图一般是CAD的,要先看懂CAD才能画成BIM的模型。为此,参赛的同学们一直不断地在学习,两个团队为 BIM比赛也是积极地做准备。“SSR”队成员黄天福告诉记者,BIM所涵盖的范围以及涉及到的内容远远大于传统CAD时代,这意味着BIM软件绝非一款,所以在BIM软件学习的时候,他们每天需要不断地做不同的题来提高自己的知识含量,通过建模进行实践,

不断找出问题并修改完善模型

  模型数量、组的数量、几何关联关系、链接模型数量、阴影等影响因素是团队需要去解决的问题;问题现状记录与说明、解决问题的方法、归纳完善模型这些都需要团队合作。黄天福告诉记者,他在学习实践的过程中深刻的体会到团队的作用,有些建模软件在很多领域都有应用但技术却尚未成熟。大家互相交流不仅可以挖掘一些以前不知道的功能,同时又能把遇到的问题解决。
装满资料的行李箱
    “成功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不断努力,汲取知识,我们才能厚积薄发。”参与学科竞赛的学生不仅仅需要有坚不可摧的意志力、满满的热情,更要有笃信好学的自学能力。BIM软件建模大赛指导老师林智敏说道:“大学所学的知识相对较浅,而参与学科竞赛所需要掌握的内容是完整且连贯的,因此参加比赛的同学不仅要将课堂上所学知识点灵活运用,还要查阅大量相关资料并掌握其知识,以达到竞赛要求。有一些课程我们学校没有开设,这种情况下就对学生的自学能力有很大的要求。”
  为了选拔优秀人才参加全国高等院校BIM软件建模大赛,土木工程学院每年9月都会进行多轮的动员和选拔。选拔期间,指导老师组织造价专业所有对大赛感兴趣的同学,针对三维算量软件、安装算量软件及其理论知识开展集中学习。并传承“以老带新”的方式进行培训,即由参加过上一届经验丰富的学长学姐进行指导。经过一个半月的培训,方可参加比赛。比赛期间,他们严格按照模拟赛的分工,每个人在每个项目中摆正自己的位置,明确职责。在设计的过程中,熬夜是家常便饭,有的时候甚至忙到一日一餐,但是学生和老师都没有怨言,而是竭尽全力投入比赛。完成设计后还要反复修改,直到大家对设计作品满意了才参加比赛,还要经过层层考核和选拔,直至比赛结束。
  “同学们认真学习的劲头十足,在奔赴赛场的那一天,同学们都是提着重重的行李箱去,满怀希望。这些行李箱装的大多是书和资料,方便大家随时记录和查阅资料,汲取知识到最后一刻。”指导老师黄建瓯兴奋地边说边比划出那些资料的高度。
应用型教学的成果显现
成功的路上除了自身的努力也少不了他人的帮助。
  在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疑惑,土木工程学院的参赛学子就会聚在一起交流讨论。在拿不定主意时,他们共同探讨,一起决定。遇到困难时,他们互相鼓励,相互支持。友谊就是这样在并肩作战中结下,并在共同奋战中得到发展与巩固。
  “从备战到比赛,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少不了队友的陪伴和支持。我们的成绩有很大一部分归功于我们在现场的团结和默契的配合。”参加第八届全国高等院校BIM软件建模大赛的学子黄燕华对参赛感触很深。
  困难时的撑扶是滴水之恩,共患难的深情是难忘之情。艰难的路程有挚友的陪伴,更有导师的指引。第八届全国高等院校BIM软件建模大赛参赛者林秋媛也有同感,她说:“最要感谢的就是几位指导老师了。从暑假留校学习到比赛结束,学院的几位老师一直默默陪伴在我们身边,在我们有问题的时候耐心地解答疑惑。”对于参赛的同学而言,上一届参赛的学长学姐们的经验分享更是难能可贵,他们对参赛期间学长学姐们的支持帮助心存感激。
  冠军殊荣的背后离不开每个人的辛勤努力,也与学院的支持密不可分。土木工程学院注重实训室建设与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在逸夫楼302成立专门的学科竞赛实训室,并购进建筑设计、绿色建筑分析、结构设计、设备设计、三维算量、安装算量、清单计价、项目管理及投标工具箱等各类软件,以满足学生的学科竞赛学习要求。
  土木工程学院秉承“一系一品牌,一专业一特色,一年一跨越”的理念,注重产学研合作,立足地方、融入地方、服务地方。同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莆田市城乡规划设计院等单位合作,建立“莆田学院城乡一体化新农村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并成立一支服务地方的队伍,为大大提质升级和人才培养提供有力的支持。此外,土木工程学院还大力开展科研创新、创新创业,把最新成果推向社会、导入课堂,并取得明显成效,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开展“建筑文化节”、“建筑科技节”等系列活动,举办了高空护蛋比赛、低碳设计大赛、砌筑大赛、结构设计竞赛、市政杯方案设计竞赛等专业活动,达到“赛技能、保质量、促发展”的目的。这既提高了理论教学水平,也使理论教学应用于实践,相互促进激发,为学院整体实力的提高打下了扎实基础。

  谈到学院在BIM比赛上获得的佳绩,黄建瓯深有感触地说:“作为福建省第二所设立工程造价本科专业的高等院校,我们在一些学科竞赛及其他方面理应走在省内其他同等高校的前列,也是我校走应用型教学路线成果的有力体现。”而对于参赛学生而言,期间所收获的不仅仅是丰富的专业知识,还有学习知识的能力。除此之外,“参加学科竞赛还会提升个人思维能力,这对今后学习有非常大的帮助,我觉得这是学科竞赛的魅力所在,也是根本。”黄建瓯老师如是说。

本报记者 庄秋丽 刘惠婷 杨东梅 王东东 徐越

莆田学院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9788次访问,全刊已有3380795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