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学院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中秋过法各有千秋

   期次:第287期      


图为学生正在猜灯谜。本报见习记者刘嘉炜 摄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是家人团聚的节日,是游子寄托乡关之思的节日。在地大物博、幅员辽阔的中国,“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使得各地都有不同的中秋节习俗。而在福建省,各地的中秋习俗也具有一定的共性与个性。
  福建人过中秋的最大特点便是“祭拜月神”或“祭拜菩萨”。在中秋节这天的清晨或夜晚点好香烛和蜡烛,摆在大门外的桌上。香案上摆上众多祭品,其中必不可少的就是月饼了,而且这种月饼往往都是大圆月饼,与如今市面上卖的众多包装华美的月饼并不相同。据说吃了这种被祭拜的月饼,往后会福运庇身。而被祭拜过的月饼,就不能再送给别人,否则就会福气不再。
  祭拜除了摆上月饼之外,还会摆上其他贡品。例如,三五个的苹果、三五块的白豆腐、一盘生面、一只鸡。福建人在祭拜上多有讲究,包括贡品的数量,许多种类贡品只得逢单不可为双,祭拜的方位必须是摆在大门处,夜晚祭拜则要朝着月亮方向。
  除祭拜月神之外,赏月、吃月饼便成为了中秋习俗的普遍共性。在福建方言中月饼还被称为“月光饼”、“团圆饼”,这些都是因为中秋佳节衍生而来的。吃月饼首吃被祭拜过的月饼,这样才算将福气吃进肚子。
  中秋节除了吃月饼、赏月之外,在莆田还保留着“送秋”、“做秋”等传统习俗。所谓“送秋”,就是在每年的农历八月初一到十五,已经出嫁的女儿都会挑着盘装的礼物回娘家,意在展现其尊亲、爱亲的传统美德。“送秋”的习俗由来已久,相传在宋代,莆田当地特别是沿海地区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重男轻女”的偏见,一位在莆田任知府的广东人为了改变现状,在民间推动中秋节,倡导嫁出去的女儿要孝敬父母,于是便有了“送秋”。中秋节在莆田也是“孝敬节”,是儿女向父母表达感恩之情的一大节日。
  送秋在各方面都有讲究。首先要选一个吉日,除了八月初一这样的大日子之外,还有初二、初六、初八等吉利的双日。刚出嫁的女儿第一年给父母送秋,仪式是非常隆重的,不仅要请全家族的人来,而且把送的礼品一一展示出来。出嫁的女儿会在以细篾条编织,用油漆彩绘的圆盘中放入精心挑选的食品,如芋头、米粉、猪蹄、干贝、木鱼……其中芋头、米粉是必不可少的。芋头在莆田本地话的谐音叫“熬”,因为以前的日子比较苦,所以“熬一熬,一年就过去了”,来年也就有了盼头。而米粉因其形状又细又长,颜色花白,就像老人家的白胡子,寓意着长辈健康长寿。娘家会在女儿送秋回来的当天“做秋”,即亲手制作一桌团圆宴,全家欢聚一堂享用美食。
  关于中秋这个节日的传说也甚多,比如家喻户晓的嫦娥奔月,除此之外还有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等。风俗更是多种多样,有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当然也不乏一些游戏,博饼是闽南中秋必备的游戏之一。博饼活动的创始人是郑成功,活动起源于厦门,相传郑成功为了鼓舞思乡的将士们,命令其下属发明此游戏。博饼不仅是一项游戏,也蕴含着一种独特的中秋文化,更是一种对历史的传承方式。它记载着闽南地区几百年来独特的中秋传统文化。

本报记者 阙施施 邢志香 见习记者 李平平

莆田学院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9643次访问,全刊已有3432979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