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学院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月圆是画 月缺是诗

   期次:第287期      


图为中秋游园会表演。 校团委记者团 赵雪明 摄

    编者按:月与中秋是无法分割的,在十五这个万家灯火的时刻,每个人以及群体都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寄语这份古老的情怀。这一次,有往昔岁月追忆,有时尚现代过法,更有各地传统民俗,总有一种方式能吸引你的眼球。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中秋,一年中场,秋日刚刚开始,相比年尾不辞辛苦不计代价的“大团聚”,中秋更像是一场“小团圆”。中秋节作为中华传统节日,最核心的意义在于家庭团圆,对于中国人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一家人欢聚一堂”。坊间流传着不少的习俗,老一辈人自然最懂行,我们的童年也因为他们对文化的坚定传承变得尤为精彩。
  儿时的中秋节,活动丰富。一家人围坐在阳台上,恬静赏月、吃饼、喝茶,日子过得安稳又惬意。天黑之后,手握花灯的孩子在古街漫步,忽亮忽暗的烛光把孩子逗得一阵欣喜,孩子的嬉笑吵闹声,大人的谈笑声,伴随着远处的狗吠声传进弄堂小巷。长大后大多数人为了学业、工作,背井离乡,头顶的那轮月竟也变得有点冷清,陪伴家人的时光更显得弥足珍贵。一旦有时间有机会,为了一顿最美满的团圆饭,为了一轮最圆润的故乡月,游子们还是会在第一时间抢购回家的车票。
  不断被多元文化冲击的现代生活,关于中秋,我们的记忆虽在,但愈渐模糊。家庭教育、家庭活动在建立家庭关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我们希望中秋佳节是幸福美满的,我们希望让传统文化活下去,继续留存在下一代人的记忆里。
  北宋时的中秋,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时,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意。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
  而在这中秋佳夜,万家灯火。背井离乡的你,独自一人在孤寂的校园中,虽然没有亲人的陪伴,但是享受班级和社团组织的各种各样的活动,身边有许多友谊的红绳。
  我校自律会举办了猜灯谜以及博饼活动,一些班级为同学们准备了好吃的月饼,可是中秋节为什么要吃月饼和赏满月呢?这是由“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而来。“月饼”一词,源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那时仅是一种点心,到后来人们逐渐把赏月与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寄托游子的思念。而在福建地区流传着博饼的习俗,并且博饼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秋博饼文化在闽南一带十分盛行。在以前,中秋博饼一般都是传统的博饼玩法,而奖品一般都是会月饼。博饼纯粹就是为了图个开心。而且在时间上本地居民在农历八月初一之前,是不玩的,博饼的时间一般在农历的八月初一到农历的八月十五,也就是中秋节。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那么在八月十五的中秋节为什么要赏月呢?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从渊源上说,中秋是“祭月节”,它源于远古人类对自然的崇拜。古代帝王的礼制中有春秋二祭:春祭日,秋祭月。最初祭月的日子在“秋分”这一天,“秋分”这个节气在每年八月内不同,所以秋分这一天不一定有月亮。祭月无月是大煞风景的,逐渐约定俗成,祭月的日子固定在八月十五日。而月亮不一定是在十五圆,根据记载,十年间月亮在十六日圆的次数就有五次,而十五圆的次数有四次,所以就有十五的月亮十六圆的说法。
  除了赏月、吃月饼之外,在全国各地,还有着其他具特色的过中秋方式。在江南地区,人们要吃桂花鸭、烧斗香;北方则要祭土谷神、泛舟登崖等。在福建,浦城的女子在中秋夜要穿行南浦桥,在建宁要挂灯,而在莆田,有着“送秋”和“博饼”的风俗。若你从未见过这些习俗,不妨借着中秋撞上国庆的小长假,约上几个朋友,在莆田到处走走,看看莆田的中秋与你记忆中的中秋有什么不同,过一个与以前全然不同的中秋。或许,这能给你留下更加珍贵美好的记忆。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感慨过节的气氛变淡,许多习俗也逐渐被人们淡忘,很多人对于过节只剩下“吃”的印象。但回想起来,似乎总有那么一些难以忘怀的记忆与中秋相关。月下与伙伴追逐吵闹,听长辈讲述月上的仙子,月圆时盼望着亲人的归家团圆……但是我们永不会忘记过中秋的初衷,不会忘记全家团圆时的喜悦,也不会忘记在漫长的历史中,“月”给我们带来的多少美好的想象与期待。
  正如苏轼所说,中国人对于中秋最美好的愿望便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了。

报记者 范家炜 杨意鍪 林素雯 见习记者 黄淑慧

莆田学院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9649次访问,全刊已有3433296次访问